天然纖維結構知多少?
發布時間:2018-09-25 點擊量:105
天然纖維是自然界原有的或經人工培植的植物上、人工飼養的動物上直接取得的紡織纖維,是紡織工業的重要材料來源。盡管20世紀中葉以來合成纖維產量迅速增長,但是天然纖維在紡織纖維年總產量中仍約占50%。
自然界存在的天然纖維主要有,棉花,麻類,蠶絲和動物毛。其中棉花和麻類的分子成份主要是纖維素,而蠶絲和毛類的分子成份主要是蛋白質(呈聚酰胺高分子形式存在)。
人類使用天然纖維的曆史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,據中國科學技術史記載,我國於4000-5000年前已出現蠶絲及麻類織物,3000年前出現毛布,2000年前出現棉類織物。
天然界除棉花、麻類外,樹木、草類也大量生長著纖維素高分子,然而樹木、草類生長的纖維素,不是呈長纖維狀態存在,不能直接當作纖維來應用。將這些天然纖維素高分子經過化學處理,不改變它的化學結構,僅僅改變天然纖維素的物理結構,從而製造出來可以作為纖維應用的而且性能更好的纖維素纖維,這個技術稱為人造纖維技術。人造纖維是化學纖維的一種,合成纖維是化學纖維的另一種。人造纖維僅有“粘膠絲”(稱人造棉)一個種類,它的化學成份是纖維素高分子。
- 上一頁:紗線絲光不勻的原因?
- 下一頁:如何解決針織麵料折痕問題